1. <rp id="0xkhm"></rp>
      <u id="0xkhm"><video id="0xkhm"></video></u>

      1. <tt id="0xkhm"><address id="0xkhm"><menuitem id="0xkhm"></menuitem></address></tt>

          <source id="0xkhm"><address id="0xkhm"></address></source>
      2. <source id="0xkhm"></source>
      3. 當前 :首頁 > 新聞中心 > 賁圣林院長積極建言獻策 獲“浙江省政協履職突出委員”
        賁圣林院長積極建言獻策 獲“浙江省政協履職突出委員”
        發布日期 :2020-01-2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浙江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于2020年1月11日至15日在杭州舉行。浙江省政協常委、經濟委副主任,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院長、管理學院教授、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賁圣林獲2018—2019年度浙江省政協履職成績突出委員。其中,賁圣林牽頭參與的無黨派人士界別活動組42號提案《打造杭州國際金融科技中心,推動浙江新興金融中心建設》獲浙江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以來優秀提案。

        在今年的浙江省政協全會上,賁圣林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杭州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和浙江新興金融中心建設資金及要素保障的建議》和《關于推動我省實施電動自行車交強險的建議》兩件提案。

        會議期間,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車俊,省委副書記、省長袁家軍等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出席大會和參加聯組、分組討論等,與委員們共商浙江省改革發展穩定大計。委員們列席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聽取并討論袁家軍省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聽取并討論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討論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草案和其他有關報告,對上述報告和文件均表示贊同,并提出意見建議。全體委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履行職責,通過提案、大會發言、小組討論、“委員通道”、專題界別協商、“同心匯”專題宣講、專題座談、網絡主題議政等形式,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取得重要成果。


        據浙江之聲報道,1月11日下午,浙江省政協委員圍繞“十二屆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展開分組討論。拿到報告的那一刻,浙江省政協常委、經濟委副主任,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院長、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管理學院教授賁圣林的眼光迅速聚焦到了數字上:“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數據說話,比方像我們兩個履職大平臺,我們有639場了,有4600條建議得到了吸納,這些都是屬于一個非常好的良性的循環,政府批辦有252次,形成了一個良性的閉環。”


        賁圣林還在接受浙江在線采訪時表示,浙江要通過加快傳統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加強人才培養與生態建設、創新科技監管與風險防范舉措、打造杭州國際金融科技中心等舉措,推動浙江新興金融中心的建設。


        在賁圣林看來,浙江新興金融的發展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傳統金融發展基礎較為薄弱、新興金融科研力量有待加強、金融科技規范監管與風險防控相對滯后等方面。


        總體來看,浙江缺乏全國性要素交易市場和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總部。在國家實驗室、科研院所、頂尖高校、重大科技成果的數量上,浙江較之其他城市也并太大優勢。


        對此,賁圣林建議,在加快傳統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創新監管手段和方法,建立金融科技領域風險監測和監管的浙江標準。積極發揮浙江互聯網金融聯合會等行業組織的橋梁作用,加快完善自律規范體系,探索新興金融監管的浙江模式,全面促進并保障金融科技行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賁圣林說,杭州在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以金融科技為代表的新興金融領域有著顯著的優勢、強勁的內生動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在充分借鑒和引進國內外金融科技發展經驗、核心技術、監管手段、高端人才等資源的同時,積極制定金融科技的“中國(杭州)標準和規則”,推廣金融科技的“中國(杭州)技術和模式”,唱響金融科技的“中國(杭州)好聲音”,譜寫新興金融的浙江新篇章,建立并鞏固我省在全球金融科技生態中的核心領導地位。


        《關于推動我省實施電動自行車交強險的建議》這一提案,賁圣林院長也接受了媒體采訪,他表示:“電動車沒有交強險保駕,幾乎是在‘裸奔’。”電動自行車身份十分尷尬,它屬于非機動車,發生傷亡事故后其賠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賁圣林院長說:“這極易引發社會矛盾,給百姓的幸福生活埋下隱患。”


        賁圣林院長在提案中提到三點建議:首先,通過地方(試點)立法,從法規層面解決,如將電動自行車歸為“準機動車”而非”非機動車”,參考機動車管理方法,實施“電動自行車交強險”,駕駛人員必須要有駕照并參加年檢或定期檢查;其次,鼓勵相關保險公司充分利用保險科技手段,以微利或不以贏利為目的,參照日本成功經驗,推出相關的“電動自行車交強險”;最后,工信、市場監督管理、交管、城管、行業協會等有關部門同心協力,綜合治理,將“電動自行車交強險”這一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