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海2020參事國是論壇暨長三角參事專題研討會在上海華亭賓館召開,會議主題是“立足大循環促進雙循環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國務院參事室領導,上海市相關部門領導、專家,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相關參事、參事室領導及業務處長等90余人參加了會議。
上海市副市長陳群,國務院參事室黨組成員、副主任趙冰,上海市政府參事室黨組書記、主任姜平致辭,國務院參事夏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上海市政府參事楊建榮等專家作了主題演講。
浙江省人民政府參事、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浙大AIF)、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ZIBS)院長賁圣林教授受邀參加并圍繞如何“打造金融科技世界級高地,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作了主題發言。此外,浙江省參事陳桂秋、葉再元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及研究成果,分別作了主題發言,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副主任陸偉利就參事如何在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推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上有所作為作了專題發言。與會代表還實地考察了楊浦濱江的城市建設情況。
以下是賁圣林教授現場發言實錄:
打造金融科技世界級高地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自2020年2月,《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正式發布以來,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倏忽半年多成效已然初顯。一是征信體系穩步推進,征信供給持續深化,長三角地區在區域資源整合、企業征信和個人征信供給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二是區域合作落地生根,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三省一市在區域政策協同、金改經驗交流推廣和金融機構一體化發展等層面合作不斷深化。其三,金融市場機制持續創新,資源配置不斷優化,資本市場和票據市場探索不斷深入,逐步形成服務于長三角企業的工作機制和服務模式。四是監管聯合多方并舉,聯防聯控金融風險,三省一市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分支機構、地區金融辦(局)在建立金融風險聯合防范機制、加強地方金融監管合作和推動滬杭蘇三市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深入推進等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現階段長三角地區在區域金融協同方面尚處于探索階段,三省一市各地發展程度不一,仍存在信用信息孤島、資本市場割裂和監管機制不佳等發展阻礙,制約了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金融科技能夠助力金融業構建新型基礎設施、新型服務業態和新型監管路徑,建議充分把握目前長三角作為金融科技發展世界級高地的良好基礎,發揮三省一市各自的金融科技產業優勢,使得金融科技在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因此,我提出以下五個一體化發展建議:
推進長三角信用一體化建設,提升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
一是充分發揮長三角區域信用體系專題組的機制優勢,聚焦數據開放、技術創新等關鍵點,切實打通信用長三角平臺與三省一市信用平臺的對接通道,推動可視化、可挖掘、可追溯的智慧型“信用長三角”平臺建設。
二是牢牢抓住信用評級市場對外開放關鍵時期,積極利用一體化示范區制度優勢,向貸款業務中的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等主體進一步開放信用評級市場,培育完善信用服務業體系。
三是探索推動三省一市金融控股公司以產業投資聯盟或實體的形式形成投融資共同體,聚焦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長三角地區新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生態優化。
搭建長三角信貸一體化有效載體,提升金融服務同城化水平。
一是積極推動三省一市地方法人銀行在一體化示范區青浦片區、吳江片區和嘉善片區設立長三角資金運營中心和授信審批中心,適當下放審批權限,提升審批效率,三大片區共同發展。
二是鼓勵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一體化示范區設立科技支行、綠色支行,在信貸資源配置、資金價格、創新產品試點、審批權限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加大對創新科技型企業和綠色生態發展的支持力度。
三是推動長三角抵押質押異地互認信息平臺的搭建,率先探索將不動產、動產、標準化金融產品、非標準金融產品等納入異地抵押物互認范疇。
踐行區域金融一體化發展,借鑒浙江省金融改革發展經驗。
一是積極開展長三角普惠金融綜合改革試驗的專題合作,在普惠金融盡職免責方面,齊抓共管,厘清責任邊界,細化考核機制,推動建立統一的長三角盡職免責與容錯糾錯制度體系。
二是探索借鑒寧波“金融超市”等經驗做法,鼓勵金融機構擴大面向長三角全域的三農金融債、小微企業金融債等發行規模。
三是探索以湖州綠色金融、臺州小微金融等標準體系為基礎,在一體化示范區內建立長三角統一的綠色、小微金融標準體系,并加速籌建一批國際認可的綠色債券、小微金融認證機構。
推動金融市場區域一體化建設,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水平
一是主動抓住長三角產權市場一體化建設機遇,推動浙江產權交易所、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等深度對接,開發基于統一交易規則、統一信息平臺、統一監管協調的共同市場,以科創板為導向,增強長三角地區小微科創企業產權轉讓的靈活性,推動非標準金融市場的融合發展。
二是借助浙滬兩地區域性股權市場獲批成為區塊鏈試點的優勢,積極推動兩地合作共建統一的登記注冊系統、報價系統和交易清算系統,探索基于區塊鏈的業務和模式創新,增強區域場外交易市場的流動性。
三是鼓勵三省一市銀行機構充分利用票據標準化發展機遇,借鑒開放銀行展業思維,開發多種形式的對公客戶服務,探索形成圍繞標準化票據的票據、資產、數據和技術服務體系。
探索創新監管一盤棋發展路徑,堅持區域金融守正創新與穩健發展
一是探索設立長三角金融監管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長三角金融監管聯席會議機制,針對金融監管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重要政策進行全面、深入、常態化研討,統一監管政策的具體實施細則和監管執行尺度,提高金融監管協作效率。
二是加強功能性監管,推動三省一市非現場監管、金融風險監測預警、金融網絡輿情監測等平臺的共建共享,進一步完善區域金融統計信息和監管信息的收集和共享機制,提升長三角區域金融風險聯防聯控機制的統籌監管能力。
三是充分把握上海、杭州、蘇州三市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優勢,明確和細化試點項目的“入箱”及“出箱”標準,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提高對創新業務的風險容錯程度,鼓勵企業在科技創新和金融風險之間尋求平衡。
擴展延伸
參事國是論壇是上海市政府參事室的品牌活動之一。論壇旨在匯聚全國政府參事與社會各界智慧,圍繞國家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討論,是發布參事調研成果的重要平臺,至今已連續舉辦14屆。歷屆論壇形成了多份綜合報告送國務院和上海市政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其中多項咨詢成果已轉化為具體政策,在業內形成廣泛影響。在去年的國是論壇上,滬蘇浙皖政府參事室共同簽署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建立了長三角區域政府參事工作合作機制。本次長三角參事專題研討會是落實該合作機制的重要舉措,以進一步整合資源力量,共同提高參政咨詢能力水平,不斷開創長三角區域政府參事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