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0xkhm"></rp>
      <u id="0xkhm"><video id="0xkhm"></video></u>

      1. <tt id="0xkhm"><address id="0xkhm"><menuitem id="0xkhm"></menuitem></address></tt>

          <source id="0xkhm"><address id="0xkhm"></address></source>
      2. <source id="0xkhm"></source>
      3. 當前 :首頁 > 新聞中心 > 浙大校長吳朝暉:強化產學研用聯動,共創金融科技發展新局面
        浙大校長吳朝暉:強化產學研用聯動,共創金融科技發展新局面
        發布日期 :2020-12-31

        在金融科技的推動下,金融與科技的跨界融合已經產生了變革性的效果,催生了智能金融等新金融業態,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風險防范和化解等提供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開展多學科交流、多界別討論、多領域合作,凝聚政產學研用各方智慧,更具有特別的意義。


        放眼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教育革命加速會聚,正在引領人類社會進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時代,特別是以常態化防疫為標志的后疫情時代、以智能化為驅動力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擴張與退縮并存為特征的新一輪全球化等大事變的疊加影響,正在深刻改變全球力量對比與創新格局,加快包括金融在內的各行各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全方位轉型。


        在“數字中國”宏偉藍圖的指引下,以數字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國“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總任務。不久前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微信圖片_20210105161543.png

        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朝暉



        金融科技作為

        金融發展核心要素的三大特征


        從金融與科技的關系看,科技正從外在的輔助支撐轉為內在的改造力量,已經成為金融發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顛覆性科技在金融的創新應用,正在深刻影響金融服務供給等方式,讓金融科技在賦能性、普惠性和可控性等方面呈現出一系列新趨勢。


        1. 金融科技將更具賦能效應

        以數據和計算為表征的數字技術與金融服務的深度融合,有望產生全新的金融創新范式,優化金融機構的盈利模式、業務形態、資產負債等,特別是不斷改造傳統金融行業、打造未來金融產業,增強金融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品質和效率。


        2.金融科技將更顯普惠價值

        互聯網技術與信息化手段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推廣,有望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推動普惠金融向縱深發展,讓社會各階層和群體,特別是貧困和低收入人群,能夠以可負擔的成本獲得高質量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拓展金融業務的廣度和深度。


        3. 金融科技將更加安全可控

        區塊鏈、人機混合智能等前沿性技術的不斷涌現,有望解決數據安全、機構協同等金融服務難點和痛點,持續提升金融風險技防能力,健全以金融科技為支撐的風險防范長效機制,構建物理世界與數字信息世界交互平行的新金融監管體系,進一步增強金融行業的風控水平和監管效能。



        高校應努力成為金融科技“創新策源地”

        作為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科技第一生產力的天然結合點,高校是金融科技的“創新策源地”,將為金融科技關鍵突破提供原始動力。


        1. 以多學科交叉支撐多領域金融協同創新

        由經濟學、信息科學、信息工程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組成的高校學科體系,可以通過會聚造峰,持續催生新金融、新商學等新的學科或方向,為金融科技的集成攻關等提供多學科的有力保障。


        2. 以前沿性理論支撐顛覆性金融科技實踐

        高校面向世界金融科技前沿的理論研究成果,將直接推動金融領域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聯動,可以為圍繞國家戰略需求的金融科技實踐提供重大理論指引。


        3. 以方法論變革支撐多元化金融創新方式

        高校在金融創新的方法轉型,將引領金融行業的科學研究范式、技術攻關范式、應用推廣范式,形成融合式、全鏈條的迭代進階態勢,可以為金融科技提供豐富的創新視角。


        微信圖片_20210105161702.png


        共同開創以金融科技

        引領金融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面向未來,我們需要緊密對接金融科技、金融學科、金融產業發展的新內涵和新需求,強化高校、金融機構、監管部門、科研機構等主體的創新聯動,瞄準全球前沿、國家戰略和區域目標,共同開創以金融科技引領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局面。


        1. 打造基于科技的新金融形態,共同搶占全球金融競爭制高點

        我們需要促進前沿科技供給與金融發展需求之間的有效對接,加快突破金融科技領域的“卡脖子”難題,積極營造創新賦能與安全應用并重的金融科技生態,從底層建構金融行業的運行邏輯,讓新技術全方位融入金融創新體系,在改變貨幣等傳統表現形態的同時,催生以數字為代表的新形態,進而帶動金融行業由內而外的效率提升。


        2. 構建源于行業的新金融模式,共同推動國家金融發展新跨越

        我們需要發揮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的主體作用,打破金融學科邊界,重構金融研究范式,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地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組織創新和治理創新,改變單純依賴流量和資本發展金融的傳統做法,大力提高金融行業的科技賦加值和創新含金量,進而推動國家金融行業從互聯網金融時代進階到金融科技時代。


        3. 開發始于數據的新金融功能,共同構筑區域金融轉型動力源

        我們需要強化金融科技在支撐區域協同創新中的重要作用,主動適應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求,通過打造超強低耗算力、開放數據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挖掘投資、理財之外的金融屬性,讓數字、數據成為金融的新功能起始點,不斷優化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等,助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區域建設新的世界金融高地。



        結  束  語

        “無科技不金融”已成為全球共識,未來金融的肌體中需要有科技的血脈。希望政產研用各界同心攜手,面向人類更加美好的金融體驗需求和國家更可持續的金融發展要求,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來源:金融電子化